为贯彻落实学术兴校和人才强校战略,推进我校前沿交叉科学研究发展,培育一批引领性的新兴交叉科学研究方向,进一步加强对年轻人才的支持,促进学校的“双一流”建设,学校拟部署建设一批青年交叉科学创新群体。在前期广泛征求意见和预申报的基础上,现启动4556银河国际线路测试青年交叉科学创新群体建设项目申报工作,具体事宜通知如下:
一、立项计划
本次拟立项支持群体,根据学科分类和特点,学校给予专项建设经费,支持周期4年,建设期间学校实行动态考核和淘汰机制,建设优秀者可滚动支持。建设期间,学校将在运行机制、人才队伍建设和研究生招生等方面给予支持。
二、申报条件
(一)研究方向符合科学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符合申报指南,具有跨学科、跨领域特点,具有较强的创新性和可持续性。鼓励理、工、医、人文、社科之间的跨大学科门类的交叉科学研究,鼓励进行原创性、变革性、颠覆性研究。
(二)群体牵头人应是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具有较高的学术造诣和创新性学术思想,品德高尚,治学严谨,具有较好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合作精神的青年专家,理工医学者年龄原则上不超过40周岁(1979年1月1日以后出生),人文社科学者年龄原则上不超过45周岁(1974年1月1日以后出生),为我校全职教学科研工作人员。
(三)创新群体的核心成员应为我校具有副高以上技术职称的教学科研人员,须来自2个及以上学科大类(指理、工、医、人文、社科等大类,非指一级学科),年龄原则上理工医学者不超过40周岁,人文社科学者不超过45岁,人数一般不超过4人。
(四)核心成员间具备实质性交叉合作研究的基础或具备潜在交叉合作的条件,具有相对集中的研究方向和共同研究的科学问题,以及合理交叉的学科专业结构;团队整体的学术水平在国内同行中应具有明显优势和特色,或具有明显的创新潜力。
(五)为避免资源重复投入,已获得省部级及以上创新群体(或创新团队)计划支持的核心成员,已获得长江学者、国家杰青等资助的人员,已获得“4556银河国际线路测试攀登计划创新团队”资助的核心人员,一般不再支持。
三、申报指南
(一)“Med+X”研究专项
以国家重大健康问题为导向,聚焦转化医学国际研究前沿,围绕人类重大疾病进行医工、医理、医文等多学科交叉研究。着眼于应用物理、化学、材料、信息、工程、数学、人文社会科学等领域的技术解决医学和生命科学中的关键问题。支持研究方向主要包括(但不限于)智能诊疗仪器、医学分子影像、生物医学信号(信息)处理、药物早期研发、生物医学材料、系统生物学、康复工程等。
(二)新型功能材料与器件专项
以材料学科为基础,与光学、电学、磁学、热学、化学、生物学、环境学等学科进行深入交叉,利用物理和化学的新现象、新效应、新规律获得具有光、电、磁、热、化学和生化等特定功能的材料及器件。支持研究方向主要包括(但不限于)先进能源材料、智能材料、仿生材料、新一代半导体材料、信息材料、催化材料、生态环境材料、生物医用材料、高性能分离膜材料及其他特征功能材料等的机理机制及其制备;以上述新材料为基础的相关器件设计、制备等。生物医用材料可按本指南方向申报,也可按“Med+X”研究专项方向申报。
(三)基础交叉前沿科学专项
围绕数学、物理、天文、化学、生物等基础学科,加强与应用学科交叉融合,围绕数据科学、物质结构、生命起源、脑与认知等领域开展探索性研究,重点加强对量子科学、脑科学、合成生物学、空间科学、海洋科学、干细胞、发育生殖等重大科学问题的超前部署;加强基础学科与资源环境、人口健康、新型城镇化、公共安全及经济社会等领域交叉前沿研究。聚焦未来可能产生变革性技术的基础科学领域,强化重大原创性研究和前沿交叉研究。
(四)工程及装备工程
结合新工科专业建设与发展,实施新工科学科交叉、综合集成的发展战略,促进跨学科集成、多学科合作和新学科开创,面向国家战略和国民经济发展急需,实施关键核心技术集成攻关。支持研究方向主要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智能装备、人工智能、重大科学仪器及装备、重大工程关键技术等。
(五)人文社科交叉融合专项
以促进人文社会科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深度交叉融合创新为目标,支持面向国家战略和社会重大需求解决时代课题,通过不同学科间在研究方法、信息处理、大数据、检测分析等方面的融合、支撑,依托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在全球治理、国家治理、服务山东,以及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双创”、“中华文化走出去”等领域产生新兴交叉前沿方向。
(六)其他
未包含在上述方向中,但具有较大研究前景和研究意义的跨理工文医大学科门类的前沿交叉科学研究方向。
四、申报程序及要求
(一)拟申报群体负责人按要求填写申报书,申报书模板见附件。
(二)材料报送:申请书电子版发送至科研办邮箱kqky@sdu.edu.cn,纸质申请书3份报送至科研507办公室,后续科研办统一报送至中心校区明德楼B404房间。
(三)集中受理申报书时间为7月31日中午11:30。
(四)对于存在涉密内容的申请书,严格按照学校涉密规定提交材料。
(五)联系人及电话
学院科研办:王艳、李青,82979
科学技术研究院 刘鑫彤,69279 ;杨清茹,69696
人文社科研究院 刘后德,64802
附件:4556银河国际线路测试青年交叉科学创新群体申请书
· 附件【v3.1-4556银河国际线路测试青年交叉科学创新群体申报书模板.docx】